「當我們希望老師有更多能量去支持孩子,就需要更完善的教師支持系統,不要讓老師在教學現場越久,能量越被削減。」這是在Teach For Taiwan擔任兩年偏鄉青年教師游芷筠和巫家蕙的親身經歷。
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是國內創新教育非營利組織。游芷筠回憶起剛到台南偏鄉的教學現場時,曾經忙到日夜顛倒,進學校頭一個月,每天回到宿舍就睡到凌晨,她曾懷疑自己:「我到底在這裡幹嘛?」
談起教學上遇到的困難,游芷筠形容,「一堂課二十五個小孩,就像一台電腦同時開二十五個視窗,隨時看它有沒有在運行」,一開始會急著想把東西交給孩子,卻沒有去反思不同程度的學生有沒有吸收。何況在偏鄉老師人數少,每個老師分配到的行政業務也多,這些都在挑戰偏鄉老師的極限。
游芷筠說,從小是典型的「乖小孩」,到偏鄉面對學生爆粗口時,「剛開始其實無法接受」,當場喝聲制止。但她後來發現,其實自己在用強硬的方式,要求孩子不要做他習以為常的事。
有一次她到別的老師課堂上觀課,班上孩子都非常安靜。老師說這個班很特別學生都非常內向,學生講話太小聲時,老師就蹲下來側耳傾聽孩子說的話,讓她感受到老師的包容態度。
游芷筠提出,很多研習都著重精進教學方法,而忽略老師需要的是教師支持系統。其實有時候可以讓老師講講自己的感覺,沉澱在教室內遇到的問題,而不是一直分享很厲害的教學方法,沒回歸問題的本質在哪裡。
「像我在自己崩潰時,我是去找老師聊天,當我講出來讓老師同理我時,我就有力量了。」有老師告訴游芷筠:「你並不孤單,教學是一場馬拉松,是長期抗戰,你必須將教學與生活切割,才能夠保持熱忱。」她才體會到:「一個老師如果沒有穩定的內在是無法支持孩子的」。現在,她希望創立教師支持系統,發揮長期影響力。
第一屆Teach For Taiwan偏鄉青年教師巫家蕙也認同,她回想起第三年待的學校裡,全校只有她一個英文老師,除了要備好一到六年級的課之外,還要負責舉辦學校的各式英文活動,一個人孤軍奮戰令她心力交瘁。
巫家蕙也提出偏鄉在地化創新教材,她認為語言的學習是建立在原本的認知上面,在教英文時經常會遇到教材不夠在地化、客製化的問題,例如課本中提到捷運,這些台南偏鄉的孩子沒看過捷運,其實根本分不出捷運和火車。
巫家蕙與兩位夥伴創立了「ThereforEd因為所以教育協會」,透過英語教材的在地化,使老師們之間能互相交流、共享資源,並串聯社區的力量,帶給社區更多可能性,讓在地的東西被更多人看見。
TFT今年度舉辦「未來的一百片拼途」系列活動,游芷筠、巫家蕙本周末將共同主持「街頭故事棧」。更多資訊請見:http://pcse.pw/98F7W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