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害怕接到老師來電,就是擔心孩子在學校出了麻煩。但Teach For Taiwan的兩位偏鄉青年教師徐凡甘、鍾定瑜,發揮創意與耐心,讓父母進入課堂,參與孩子的學習現場,改善了親師關係,也激發偏鄉孩子的學習動力。
TFT是以改善教育不平等為宗旨的創新教育非營利組織。今年度舉辦「未來的一百片拼途」系列活動,由TFT歷屆教師於7月各周末巡迴全台,進行「街頭故事棧」短講行動;徐凡甘、鍾定瑜是8日「台北場」的TFT代表教師。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也擔任活動合作夥伴。
鍾定瑜關注國內教育政策。她在美國取得碩士學位後,投入TFT擔任第四屆教師。去年赴花蓮一所部落小學服務,學生主要是布農族與賽德克族人。
為了讓學校教育與在地文化結合,鍾定瑜在課程中安排校外教學,由部落長輩領隊;例如,校內主任「就是活生生的布農文化寶庫」,當課文提到小米,「就讓主任直接整班帶到小米田」。她說,雖然自己是外來教師,但可創造空間、環境,讓學校成為文化傳承的舞台。
鍾定瑜也曾安排學生家長擔任客座講師。「孩子們看到媽媽在講台上說農耕的技術、聽爸爸講山上部落的故事,你會發現他們的眼神中有光。」她說。
鍾定瑜說,許多部落家長,因為工作在外地奔波,孩子對父母的印象,是半夜下班後,在家裡小酌、叼著菸,「在用大人的方式放鬆」。但現在,當孩子有機會看見爸媽發揮所長,親子關係就有了改變的契機。
此外,鍾定瑜也常主動向家長「報佳音」,例如傳LINE告訴爸媽,「你的孩子表現很棒」,鼓勵家長稱讚孩子的學習態度。原因是,「老師的一句好話,孩子或許願意多看書5分鐘;但家長的讚美,孩子的動力可以撐3天。」
對此,徐凡甘也十分認同。他是TFT第一屆教師,也是2013年總統教育獎得主,多年前在台南一所小學服務。
「不只是孩子,家長也需要自信的。」徐凡甘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大過於老師;若平時溝通,多說「你的孩子很努力」,家長也會對自己的教養有信心,「就不會板起面孔對待自己的小孩」。
徐凡甘說,若親師關係改善,父母看到老師來電,直覺就不會是「一定是我的孩子闖禍了」,反倒願意與老師一同討論,協力改善孩子的學習狀況。
TFT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送出逾百位青年赴全台偏鄉進行兩年全職教學計畫,領域橫跨人文、工程、體育、藝術等。TFT教師除有合作學校給薪之外,亦有企業及民眾資金挹注,投入教師培並提供教師更合理的薪資待遇。
鍾定瑜、徐凡甘將於7月8日在台北大稻埕河岸特區,進行「未來的一百片拼途」系列活動的首場「街頭故事棧」,分享偏鄉教育的心路歷程。更多資訊請見http://pcse.pw/98F7W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