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在爸爸手裡的娃娃,看到發出亮光的手機,馬上被吸引。
幼童玩3C 這時代即景
這是「再訪虛擬之窗」畫展的畫作之一,畫家林桂華同時也是老師、母親和祖母。五年前,她瞧見僅八個月大的孫子,拿起大人手機時,不需指導就開始使用,完全樂在其中,令她驚覺,「這世代的孩子跟我們不一樣。」於是她開始收集孫兒、親友們使用手機的各式各樣時刻,轉化為創作。
孩子們在餐廳、交通工具、床邊使用手機、平板,表情是毫無疑問的滿足。幼童們玩手機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景色,成為這時代的即景。
但孩子眼球被3C產品吸引的同時,付出的代價極可能是日後的光明;3C產品雖然可在最快時間止住孩子吵鬧,卻也讓父母深陷「養育挫折感」。
7個月大 就讓他用手機
國健署去年進行「3C產品對兒童視力保健報告」,針對家有六歲以下幼兒的父母質性訪談,發現孩子使用3C常見原因,主要是減少孩子吵鬧、父母需要自己時間,親子互動、讓孩子學新事物等。但是訴說原因的同時,爸媽們隱然有著不安。
「小孩目前一歲四個月,他七、八個月大時,我就讓他使用手機。」育有兩名小孩的劉先生不諱言,有時長時間搭車或帶孩子出門吃飯、與朋友聚餐,孩子不耐久坐或久候而吵鬧,這時拿手機「安撫」小孩,透過手機影片轉移孩子注意力,孩子就不會吵到其他人。
只有手機 能讓孩子安靜
「家長最大的痛點,就是除了手機,沒有其他東西能讓孩子安靜」,劉先生無奈的說,讓孩子用手機成為「不想要的必要手段」。
家有十歲、三歲孩子的小蓁媽媽坦承讓兩個孩子玩3C,「這是一種非常彆扭的心情」。她解釋,給孩子3C可以讓她短暫得到一段喘息時光,讓她真正專心處理一點公事。但她也充滿罪惡感,直說這是「飲鴆止渴」,自己明明知道這樣不對,卻還是一直重複。
手機安撫 爸媽心情彆扭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觀察,爸媽或照顧者讓幼兒玩手機大致分成三種狀況,真的不知道手機會傷害孩子、不相信手機會傷害孩子及養育挫折感,而「養育挫折感」是目前最常見的原因,照顧者被小孩子吵到沒轍,但拿出手機孩子就變乖寶寶,讓照顧者漸漸失去「我可以照顧這個孩子」的信心。
父母無助 親職教育幫一把
許多人認為幼兒視力問題責任在家長,監察委員江綺雯表示同情。她認為,家長真的太忙了,現代父母實在太難,家庭教育是非常專業的學問。
對於家長無助,尋求「3C保母」困境,江綺雯說,家庭教育法規定,學校每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家庭教育,並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教育部應督導各地政府積極辦理,幫忙這些父母親認知視力保健重要,並提供協助,才能真正共同維護孩童視力。
北市立聯醫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蔡景耀也說,現在工時長,父母可能因忙於生計而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較短,拿出手機是及時又便利的安撫方式。蔡景耀向家長喊話,快速有效的方法未必是最好方法,手機普及不過十年,或許想想十年前哄孩子方法,可得到一些啟發與靈感。
寶貝,世界不只在螢幕裡
當然,完全不給手機,可能真的做不到。蔡景耀說,若要讓孩子使用3C用品,一定要約法三章,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歲以下幼兒不建議接觸電子螢幕;二歲以上,六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坐著不動看電子螢幕時間每天不應超過一小時,從小就養成習慣,大部分孩子都會遵守。
馬奎斯在「百年孤寂」裡說:「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伸手去指。」對於出生時就3C產品早已問世的孩子來說,伸出手指,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面一滑,就可以認識世界,但也要讓他們知道,世界不只在螢幕裡,別忘了抬起頭呼吸新鮮空氣。
看更多報導:3C破壞王 我家的教養難題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