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教育 偏鄉教育 借鏡陸、美、日
大陸/愈艱苦待遇愈高 大陸高度培訓偏鄉良師
  • 標準

大陸/愈艱苦待遇愈高 大陸高度培訓偏鄉良師

2018-06-24 聯合報/王彩鸝/大陸報導 徐兆玄/大陸攝影

前言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今年六月推出「偏鄉教育」系列報導,引起社會廣大回響,點燃了不少老師熱情,也讓政府更加重視偏鄉孩子所身處的教育困境。

聯合報系採訪團隊繼續深入中國大陸、美國、日本現場採訪,各國都存在城鄉差距的問題,大陸「留守兒」的問題格外嚴重。今起連續三天「願景工程」再推出第二波的報導,透過採訪國外的現況及經驗,作為改善國內偏鄉教育的借鏡。

幅員廣闊的中國大陸教育,城鄉差距有如天壤之別,比台灣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大陸喊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口號,而推動教育現代化,教師是關鍵,中共國務院今年6月正式發布《鄉村教師支持計畫,2015 -2020》,用國家「戰略地位」的高度,要把偏遠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立起來,希望落實「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縮小城鄉師資水準差距,幫助鄉村孩子學習成材,阻止貧困世代相傳。

困境…年輕人不願去

大陸官方統計,全國有330萬名農村教師,占教師總數的五分之一,不少年輕老師合約不到期就走了,甚至連工資也不要;也有年輕女教師在老公威脅離婚之下,不得不含淚離開。「老的退不了,年輕的不願去」,是大陸偏遠地區學校面臨的師資困境,農村和山區只剩下「教學點」,收一到三年級學生,孩子升小四必須離鄉背井、進城鎮的中心學校住宿讀書。

1315530.jpg

但仍有熱血教師願意終身待在密林深處,當孩子的引路人;其中有「馬背上的校長」稱號的徐德光,在他18歲那年,自告奮勇到貴州大山裡一所「扇子林」教學點任教,一待就是40個年頭。

上山的孩子每天上學,往返要走上五個小時山路,大山陡峭灌木叢生,徐德光花一年時間砍出一條五公里長的羊腸小徑;前後買了三匹馬,把孩子要讀的課本從山腳下駝上山。

他的故事感動人心,2012年在央視舉辦「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公益活動,年近花甲的徐德光獲選。但他對於得獎並不雀躍,反而憂心自己年歲大了,沒有老師願意上山,孩子們就會輟學;扇子林代課老師每個月工資才八百元人民幣(台幣四千元),年輕人待不下去。

最美乡村教师:徐德光
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

誘因…改善老師福利

要讓鄉村教師留在這片土地上,提高師資待遇是核心問題。中共國務院在《鄉村教師支持計畫》宣示,將依學校艱苦偏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的補助標準,「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同時,加強教師宿舍建設,或提供當地住房保證。

跟台灣一樣,大陸國中小義務教育也屬地方權限,各地也存在保留教師員額問題。國務院以中央的高度嚴令,嚴禁在有合格教師來源的情況下「有編不補」、長期使用臨聘人員,嚴禁任何理由及形式占用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的編制。

並從2015年起,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畫聚焦在鄉村,集中支持中西部鄉村教師校長培訓;為鄉村學校持續輸送大批優秀高校畢業生,採取輪調方式,引導優秀校長和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

台灣城鄉學童的學習差距,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值的四至五倍,顯示搶救台灣偏鄉教育已刻不容緩。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9月19日主辦「偏鄉教育行動論壇」,邀請教育一線工作者及學者專家,與教育部面對面討論問題,找出可用的行動方案,歡迎關心教育的讀者報名參加。活動資訊詳見:「偏鄉教育行動論壇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