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財稅法庭將成立,資誠教育基金會等單位委託16位學者專家,評選出五個105年的最佳判決,本報逐一解析,希望能成為未來徵納雙方的指引,降低稅務風險,減少爭訟。
錢入袋了,但還「不安」,有可能要再吐出來,這入袋的錢算不算公司的營業收入?國稅局認為入袋就算,但去(民國105年)年最高行政法院有這麼一個判決,認為要等「確定了」,公司對這筆錢有「終局的支配權」,才算收入。
105年度判字第630號被資誠教育基金會等單位委託的評選委員會選為年度最佳判決,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范文清是委員之一,相當推崇這個案子,他說:「法官把那個時點才稱為收入『已實現』,講得深入而透徹。」
范文清扼要的講述案情。他說,被國稅局課稅的A是一家保險公司,它賣預售屋給B公司,B是一家地產投資公司。雙方有合約的糾紛,A把B預付的購屋款項1億元給沒收了,依契約主張這是違約金。
既然是違約金,當然是營業收入,A公司理當列報,繳交營利事業所得稅。問題是,買方B強烈爭執,認為這樣解除契約又沒收他的錢是不合法的。B告A詐欺,也打民事官司,要求返還預繳的錢。B不僅在台灣打官司,也在美國打官司。可以想像的,如果B告贏了,那A就得還錢,豈不變成沒有收入了。
范文清說,這就是本案最大的爭議點所在,到底A的這1億元收入要不要申報為營業收入,繳交營所稅?
A在申報民國101年度營所稅時,官司還在打,沒有列為收入,只是會計師簽證的財報中註記有這麼一筆錢。國稅局認為,A的確沒收了違約金,除了轉列為收入計算營所稅補稅838萬多元外,還說A應申報而沒有申報,是漏報,加罰所漏稅額一倍。
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判決時,A和B雙方已在前一年和解,A退還了大部分的錢,只收2,450萬元作為違約金。
法官是這麼判的,范文清口語解說,A是收到錢,但要當作是營業收入,前提是這筆收入要「已實現」。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