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學生寫下與「氣候變遷」有關形容詞,答案多是「絕望、毀滅、恐懼」。綠色和平氣候變遷教育區域專案主任黃尚卿說,即使內心充滿恐懼,學生桌上還是擺著手搖飲、學校門口排滿「熊貓」外送人員,「看不出危機感。」
「但年輕人應該要了解,氣候變遷的問題關乎他們的未來」,黃尚卿指出,為了世代間的公平正義,綠色和平基金會從去年開始推動「Green Future」專案,也就是以青年為主的氣候變遷環境教育。他認為,氣候教育最大的挑戰,是讓學生跳脫課本的知識框架,展現有影響力的「氣候行動」。
「我也曾經對環境議題無感」,自學生曹立寬是「高中生循環經濟」的推手之一,他從台北市搬到宜蘭頭城,真實體會自然環境的美好,同時也看見這些美好被開發建案侵蝕、取代,才啟蒙他對環境的關心。
「為何學生對公共議題沒有熱情?」曹立寬說,這必須回到教育場域看,教育與生命經驗嚴重脫鉤。他說,讓學生有自主空間與自由,與老師真誠的對話,「師生間真誠的對話,一定比政策宣導來得有效。」
氣候教育,需要適才適性。黃尚卿強調,面對國小、國中、高中與技職體系,「綠色和平」分別規畫截然不同的教案,「我們跟餐飲科學生一起計算在地、當令食材的碳排放;和汽修科、美容科同學分別討論,他們才知道自己的職業與環境息息相關。」
有學生認為,氣候變遷離他們很遠,但也有學生主動發起「地球日」、推動全校減塑。黃尚卿表示,「教育是有影響力的,只是我們要找到樞紐。」曹立寬最關心的是,氣候變遷的討論過程中,學生有沒有被視為「主體」,「我們的意見、行動必須被重視,」因為學生與當權者共享的是同一個未來。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