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視為是發展中國家典範、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台灣,經濟卻「悶」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若追溯起來,這股低氣壓最早應從二○○○年首次政黨輪替後,就開始逐漸籠罩在台灣上空。
民進黨執政後的次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就從前一年的百分之五點八,大幅滑落至負百分之一點六五,震盪幅度之大為台灣近五十年來所僅見。自此之後,儘管台灣每年經濟成長率呈現跌宕起伏,但整體趨勢仍是緩步滑坡。若與韓港星等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台灣經濟整體表現更明顯不如人。
儘管過去十餘年期間,歷任政府不斷高喊「拚經濟」,並不時提出一些宏偉的政策規畫,卻始終無力真正重振台灣經濟動能。這除了與整體國際經濟局勢改變有關外,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曾被視為是影響企業投資意願、牽制台灣經濟前進的重要因素。
二○○八年馬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明顯走向和解。即便面對國內不少質疑聲浪,馬政府依然極力推動並於二○一○年六月廿九日與大陸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隨後並啟動服務貿易協議等後續協議協商。
當時代表台灣與大陸簽署ECFA的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曾欣慰地說,「ECFA將提供台灣經濟逆轉勝的絕佳機會」。
兩岸ECFA簽署確實也促成隨後的台星與台紐經濟合作協定的簽署,更讓台灣在國際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大為緊張,擔心兩岸聯手將對韓國出口造成嚴重衝擊,並因而創造出「Chaiwan」(China+Taiwan)的新字。原本對與中國大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不甚熱中的韓國,態度也一百八十度轉彎。
四年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日前訪問韓國時,與韓國總統朴槿惠達成共識,中韓FTA將於今年底前簽署。反觀台灣終於在去年六月底與大陸完成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不僅一直卡關立法院,在「三一八學運」後,如今更無人敢預測何時能完成審議並生效。
談及兩岸ECFA從原本領先中韓FTA,演變成今天眼看中韓FTA就將達陣,台灣卻仍原地踏步,曾是我方第一線談判代表的前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感慨萬千。他透露,日前在會見大陸商務部訪問團時,負責中韓FTA談判的陸方談判代表告訴他,中韓FTA可能在今年十一月北京APEC會議上就會簽署。
高孔廉說,果真如此,「台灣真的會很慘」。他指出,現在台灣與韓國出口到大陸的前十大商品中,台灣僅一項電子資訊產品領先韓國。一旦中韓FTA比兩岸貨貿早一步生效,對台灣出口與經濟將是非常大的傷害。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