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幸運做什麼?」2016 年致力解決台灣教育不平等問題的服務型非營利組織「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Teach For Taiwan,簡稱 TFT)」創辦人劉安婷,於成功大學畢業典禮的致詞上,以自身經驗鼓勵應屆畢業生,找一處值得耕耘的地方、種下自己的幸運。
當年準備從台灣大學國際企業所畢業、進入外商公司 IBM GBS(全球企業諮詢服務)擔任企業轉型顧問的杜瀛,在網路上看到這場演講致詞,便不時問自己「我拿幸運做什麼?」
幾年後的今日,杜瀛已卸下 IBM 的職務,以 TFT 影響力發展部總監的身份接受採訪,回想過去與 TFT 的緣分,杜瀛笑著比喻,TFT 就像神奇寶貝訓練師,在他人生的兩個不同階段,向他丟不同的神奇寶貝球,而第二次,杜瀛被「收服」了。
兩次「神奇寶貝球」的召喚——聽見「期待讓社會更好」的心聲
時間回到 2016 年,杜瀛於「策略顧問——方法與實務」的課堂專案中,與 TFT 合作的計畫(註一),專案結束後,TFT 邀請杜瀛進入內部的校友發展組,負責 TFT 計畫成員完成兩年現場工作後,如何銜接促進多元職涯,持續改變教育不平等的規畫。
那時已在 IBM 實習的杜瀛,早已計劃未來要進入預期成長空間更寬廣、薪資福利更具吸引力、且較符合社會期待的 IBM 顧問工作,面對 TFT 第一次丟來的神奇寶貝球,杜瀛坦言,當時他對於非營利組織沒有任何想像,因而婉拒 TFT 的邀約。
在 IBM 工作的第二年,杜瀛剛升上專案經理,時常與團隊成員出國出差,協助客戶於企業中導入新的工作思維與方法。
後來,因為 IBM 服務獎助計畫(Impact Grants)的關係,TFT 成了杜瀛的客戶之一,由IBM的專業顧問團隊協助 TFT 導入全世界最大的顧客關係管理平台「Salesforce」,以進行捐款人關係維護的數位轉型,為 TFT 降低近 80% 的紙本收據處理時間。
當時,TFT 第一次面臨計畫招募人數負成長的挑戰,因而希望可以有多元領域的人才加入,期待能激盪新的解方回應招募困境。於是, TFT 第二次向杜瀛拋出神奇寶貝球。
「我覺得 TFT 比 IBM 更需要我。」杜瀛說,「這個需要是雙向的,我也需要 TFT。」在 IBM 工作期間,杜瀛為不少企業解決他們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是我最在意的嗎?」這個問題一直盤旋在杜瀛心中。
杜瀛分享,從小到大,自己跟大多數人一樣,走在「符合社會期待」的道路上——小時候喜歡打籃球,卻因為「唸書比較重要」而沒有加入籃球隊;長大後為了要找到高薪、有保障的工作,於是選擇念國企所、接著進入 IBM 工作。
面對 TFT 再度擲來的神奇寶貝球,杜瀛思考,若能協助 TFT 一起回應招募的挑戰,不僅僅是影響組織運作、更能為許多偏鄉孩子帶來更多平等受教的機會。「我在意這個問題。」心中的聲音驅使,這一次,杜瀛接受 TFT 的邀約,擔任影響力發展部總監的職位。
做出改變、同理他人,為在意的議題盡心盡力
影響力發展部總監的業務範疇,包含行銷企劃、招募推廣、對外關係等,杜瀛加入 TFT 後,便帶領團隊中近 10 位夥伴,一同負責 TFT 的人才招募、公私部門演講與資源連結等專案。
這當中一項關鍵的任務便是要回應「TFT 計畫人才招募的挑戰」,為了吸引多元人才擔任 TFT 兩年的全職教師,團隊想到可以與企業透過「跨域招募」的方式,吸引不同領域的人才加入。因此 TFT 攜手同樣需要人才招募的企業,設計共同招募活動與培育計畫,盼能拓展多元領域的族群。
今年,TFT 便與國泰金控攜手推出「跨界人才培育計畫」,讓同時錄取國泰金控職缺、及取得 TFT 計畫錄取資格的人,可以先加入 TFT計畫, 在教育現場工作兩年,再回到國泰金控報到。對既有國泰金控的員工而言,可在取得 TFT 計畫資格後申請留職停薪,待完成 TFT 的計畫後再復工;而對完成 TFT 計畫 的校友來說,如兩年計畫結束後想應徵國泰金控的職缺,則可獲優先面試權。
對杜瀛而言,從 IBM 到 TFT 工作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使命感」的驅動,「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人幾乎都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來,想在工作中實踐自己相信的價值。」
身為 TFT 的夥伴,大家共同相信的價值就是促進均等教育,致力解決台灣教育不平等的問題、讓更多孩子得以透過平等教育脫離弱勢循環。
「以前在 IBM 工作是對自己和公司負責,主要是求自我工作能力、職涯發展的展現。」杜瀛說,現在,工作不只是對組織和自己負責,更肩負了偏遠地區孩童受教的責任。
為實踐這個大於自己的使命,讓杜瀛總想多做一點、做好一點,時常自發性地工作 12-16 小時也樂在其中。杜瀛認為,若是沒有盡全力把事情做好,就可能影響到他在意的事——只要多招募到一位 TFT 計畫成員,就有機會可以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多擁有一位老師兩年的陪伴。「當你越在意,就越難以放下。」
初入非營利組織的學習——擁抱挑戰、保持謙卑、同理他人
初入 TFT 時,杜瀛尚未褪去以往要立即看到成效的工作步調,在與團隊夥伴持續溝通、磨合之下,杜瀛逐漸地了解到,具備擁抱挑戰、謙卑和同理心 3 大要素的重要。
杜瀛表示,因為非營利組織要改善的問題複雜且龐大,因此常會經歷失敗的經驗,但失敗後要懂得重新站起來,並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強。
另外,在非營利組織工作,不代表自己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在龐大的社會問題下,我們都很渺小。」應抱持有生之年都可能無法看見問題被解決的心態,持續地學習。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在非營利組織中,無論是在第一線提供服務者,或是擔任後勤協助服務推進的角色,都需要具備同理心,懂得傾聽需求、並設身處地理解背後的問題。
實踐「TFT」精神——勇於嘗試、儘早失敗、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對於有興趣欲踏入非營利組織工作的青年,杜瀛以「TFT」鼓勵青年應該 Try now、Fail early 和 Team up,勇於嘗試、儘早失敗、並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杜瀛認為,若是想要做任何事情,只要願意學習、勇於嘗試,都可能為自己在意的事情帶來改變;而嘗試過後也一定會有面對失敗的時候,但失敗才能讓自己學著謙卑,並找到需要學習、補足的地方;最後,則是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並肩前進、相互支持,才能走得更長遠。
最後,杜瀛想起恩師李吉仁教授曾說過的一句話:「你下班的快樂,解決不了你上班的不快樂。」他呼籲,雖然工作佔了人生中大部分的時間,但 Life 的重要性永遠優先於 Work,所以所謂 Work-Life Balance 是值得被重新定義的概念,嚮往影響力職涯的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是「Work 『Like』 Balance」——也就是你真正喜歡、願意全心投入的工作。與其時常抱怨工作沒有意義,不如帶著願景「抱願」工作,才有機會讓社會持續往好的方向改變。
現在的杜瀛,相對接近「Work Like Balance」的狀態,他在工作的同時,也為自己在意的事情打拚,一如腳踏實地、堅定使命的築夢者。若重新再問自己,「你拿幸運做什麼?」,這次杜瀛不再自我懷疑,他已找到值得耕耘之處,將自己一路以來的幸運,種在不斷啟發他的 TFT 中。
(註一:TFT 計畫是為期兩年的教學與領導力培育計畫,培育具使命感與領導潛力的人才,至高需求地區擔任全職教師,並與在地網絡協力,發揮從孩子、學校、社區到社會的層層影響力。兩年期間,不僅有穩定薪資保障,更是一份兼顧自我實現與影響教育不平等的工作。)
(此專題由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與社企流共同企劃。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