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社會創新 社企使命高峰會
疫情就像一面鏡子 映照台灣社會的體質
  • 標準

疫情就像一面鏡子 映照台灣社會的體質

2020-06-01 聯合報/記者許詩愷/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百工百業,重挫經濟更對未來世界埋下隱憂。中國文化大學今舉辦「新冠肺炎衝擊帶來的企業本質省思:從社會責任走向社會使命」研討會,邀請23名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及產官學界代表,由不同領域講者思辨社會企業責任的實踐之路,並對持續加劇的貧富不均、族群對立提出解方。

7952688.jpg

文化大學校長徐興慶致詞表示,疫情將永久改變人類生活型態,人類卻逆勢在困境中彰顯團結,例如各廠商組成口罩國家隊全心協助防疫。他強調,當企業因應「後肺炎時代」研擬新型商業模式時,除了將振興經濟視為首要目標,更要納入社會責任與使命,因為疫情就像面鏡子,映照出社會體質的強弱,人們必須記取此次教訓。

7952689.jpg

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則提及,遠距辦公、教學等「零接觸經濟」因居家隔離蔚為熱潮,外送員和自由工作者的「零工經濟」也蓬勃發展,但台灣對此遠遠準備不足,數位轉型有待加強。陳美伶認為,官方必須盡快設計出適合新時代的法規,民間則應持續改良經營模式,先讓新創產業擁有健全體質,才能協助業者、勞工、消費者皆受保障。

理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人陳長文直言,他在社會議題最劇烈萌芽的70年代成長,隨後40年間看著全球人民響應環保理念,國家開始為保護勞工制定法律,這些成為「道德」與「責任」的議題其實在過去乏人問津,卻會隨時代、隨小眾到大眾的進程慢慢推廣,正如十年前大家還不了解何謂企業社會責任(CSR),現在CSR已經成為評價一間公司的重要指標。

「以前CSR沒有強制力,只是種義務,現在已被正式修入《公司法》中。」文大教務長方元沂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意指公司需減緩對社會環境的傷害,至於「社會企業」則是為解決社會問題而存在,並非只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方元沂表示,不論營利導向與否,擁有共同理念的單位都值得互相合作,將影響力轉化成改善社會的推力,以面對更多像新冠肺炎一樣重大且不可預測的挑戰。

方元沂又透過私校退場、新冠肺炎兩面向解釋,高教困境不應放任市場機制處理,否則將損害眾多教職員和學生權利,本次研討會的另一目標即是反對該現象,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促成各界用多元觀點看待新冠疫情,並帶領學生思考「兼顧獲利與理念」的可能性。

研討會由文化大學、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主辦,媒體夥伴為社企流、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內容共安排一場專題演講與三場次座談,參與者包含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總經理陳一強、孩子的書屋執行長陳彥翰、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所所長侯勝宗、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蔣念祖等。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