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力量成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救火隊,中國文化大學今邀請23名產官學法界代表探討企業社會責任(CSR)對未來社會的重要性,並呼籲企業應重視共享精神,以永續經營為目標,救濟當今越趨嚴重的族群對立、貧富不均現象。
本場研討會分為社會責任省思、非營利與營利的合作創新、如何建構友善創新生態系、疫情期間的投資影響等四大面向。專營無障礙規劃的众社會企業創辦人林崇偉說明,他們在疫情下參與了交通部負責的「無障礙防疫計程車」計畫,主動捐贈1000趟次服務,更會把本次經驗轉交給長期合作的車商,供對方設計往後的無障礙車款。
「CSR其實和企業求生、養活員工依然有段落差,但我們希望透過嘗試找出意義。」林崇偉傾向研發產品解決既有社會問題,讓有需求的使用者得到適當服務,靠服務衍生利潤,而不是單純以捐款支持。
林崇偉舉例,無障礙車輛雖是為身障者設計,卻仍未包含到照護者及家庭需求,況且一部車輛成本極高,每位「受照護者」的狀況不同,需要有廠商願意長期投入研究,盡量擴大車款的適用情境,這便是众社會企業的角色,在商業模式中翻新對「獲利」的刻板印象,將大多數預算都投入公益領域研發,或投資其它值得支持的社企團隊。
在台灣東部為弱勢孩童提供多元教育的「孩子們的書屋」目前共有9間據點、約70名員工,它們是純粹以捐款維生的非營利組織,苦撐到2015年才開設咖啡廳、販賣孩子們栽種的小農商品提供部份營利服務。
書屋現任執行長陳彥翰坦承,「當時社會大眾、在地社區,甚至我們都在自問,怎麼可以用募款來的錢去做這件事。」
陳彥翰透露,由於書屋服務內容非常廣泛且繁雜,基金會需要持續補充師資與社工人力,並想辦法讓夥伴、孩童們都吃飽,舊有資源早已超出極限,必須擴大經費來源。
至於另一項較少被提及的原因是,已逝的書屋創辦人「陳爸」陳俊朗自1999年發起計畫至今,許多初期輔導過的孩童們已長大成人,然而有些「大孩子」仍困於家庭、職業因素,陳爸才希望讓他們能回到書屋工作。
陳彥翰說,基金會這五年來嘗試轉型與擴編,現況雖然還算穩定,外界也能理解他們的苦衷,但自己心裡還是常常不曉得如何拿捏「非營利與盈利」的平衡。
另一個由NGO/NPO擴展出小規模營利服務的與會單位則是台北婦女新知協會,他們於2017年開辦「新知工坊」據點,提供高齡、弱勢婦女從事裁縫代工服務。
新知工坊於疫情期間推出「可更換口罩套」商品獲得3000餘訂單,更向外國婦團進行視訊教學,協助百名尼泊爾女性學習利用剩餘布料縫製口罩套。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蔣念祖強調,2018年《公司法》修法將「公司經營業務,得採行增進公共利益之行為,以善盡其社會責任」納入條文中,卻缺乏強制力,導致台灣的CSR實踐率至今依然偏低。
對於「非營利組織轉型社會企業」這一難題,蔣念祖說明,政府看似力推民間成立社企,但法律中未明文定義何謂社會企業,大多數公益團體僅能繞遠路,靠「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轉型。
因此,蔣念祖呼籲立法院參考英美施行多年的各類型《公益公司法》,將社會企業排除於過去為營利事業制定的《公司法》之外,為社企提供單一法源,「但是一開始必須要避免鼓勵與優惠」,才能真正促進社企發展。
本研討會由文化大學、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主辦,媒體夥伴包含社企流、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內容共安排了一場專題演講與三場次座談,講者為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總經理陳一強、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所所長侯勝宗、元沛農坊創辦人許又仁等產官學專家。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