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社會問題 不汲汲於營利
去年十二月廿一日,馬雅文明預言的世界末日,許多人忙著辦末日趴;致力推動社會企業的「社企流」當晚也在台北一家咖啡館舉辦年終聚會。從各地趕來的六十幾個年輕人,將會場幾乎擠爆。這個聚會不談吃喝玩樂,更不見末日情懷,而是熱情分享彼此推動公益與生意上的心得。
陳樹菊留下的 比我們多很多
「當陳樹菊獲選時代雜誌二○一○年度百大人物時,我和在外商工作的同學感觸都很深。我想我們那年賺的錢一定都比她多,但她將來能留下來的東西,肯定比我們多很多!」與會的黃仲豪說。
就這樣,衡量到底要把時間花在追求個人財富還是社會公益後,台大電機系畢業、在宏達電工作十年的黃仲豪,決定轉入非營利組織工作,並擔任社企流志工,啟程探索社企之道。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全球已蔚為風潮。過去,最為人熟知的社企之一是以微額貸款給窮人,協助其脫貧的孟加拉「窮人銀行」;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在倫敦開設的Fifteen餐廳,每年挑選十五位中輟生培訓成為廚師,也讓人看見名人透過社企關懷社會的另種方式。
不過,社企發展至今,並無明確定義。根據維基百科,「社會企業」從英國興起,目的在於解決社會問題,不純粹以營利為目的。維基舉香港電影《英雄本色》裡的「堅記的士公司」,照顧更生人的就業需要,就是一種社企類型。
社企強調「既能做公益、又能做生意」的精神,有別於一般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商業規則,近來也在台灣興起,出現許多以「社會企業」為名的公司,例如光原社會企業公司、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公司等。光原社企協助阿里山及南投原住民部落銷售有機農作;黑暗對話社企則是把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房體驗工作坊,以視障者為培訓師,為企業培訓更具理解力的員工。
勝利發展中心 自助還能助人
不以社企為名,卻發揚著社企精神者,更大有人在。
成立十三年的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旗下有資料鍵檔、超商加盟店、平面設計、精品琉璃等十個事業體,為近兩百位身心障礙者帶來就業機會,預估今年整個勝利潛能中心的總營收大約有四億元。很難想像,勝利發展中心立案以來從未對外募過款,甚至還能捐款給其他社福團體,在社企風潮下,勝利常被視為社企代表。
犛牛編織品 營收回饋給青藏
社企人士也推崇,創立「Shokay」(藏語「犛牛絨」)編織品品牌的台灣女孩喬婉珊,以青藏高原犛牛絨結合當地的「手捻紗」技術,製作圍巾、披肩銷售,並將營收回饋當地,是知名的社企案例。
活水社企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說,台灣社會企業大致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公司型態,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以企業市場策略為方法,極富創業精神,如推動國際志工的以立國際服務、黑暗對話社企等;另一類是社福公益團體經營的事業,像是勝利、喜憨兒、陽光洗車等機構。
名人效益 讓社企在台灣萌芽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陳金貴說,他曾在二○○二年提出社會企業概念,但當時並未引起回響,直到窮人銀行受全球矚目,加上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和作家王文華成立「若水」,號召有志之士提案,名人效益讓社企意識在台灣萌芽。
儘管社會企業對許多人仍是陌生名詞,新興的社企公司能否永續,更有待時間考驗。但理想者仍願以熱情為養分、以創新為方法,試圖尋找改變社會的新解答。
社會企業不見得是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萬靈丹,更得慎防「假慈善、真詐財」的魚目混珠之徒,但社會企業卻是改變社會值得發展的新力量。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