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社會創新 《社企十年》數位專題
「捐款做公益」不再是唯一!大企業導入永續思維,與社企共創更深遠的影響力
  • 標準

「捐款做公益」不再是唯一!大企業導入永續思維,與社企共創更深遠的影響力

2020-03-06 社企流/梁元齡

社企十年系列專題引言

2007 年,台灣首家社會企業創投「若水國際」,將「社會企業」一詞引進台灣,在民間掀起一波討論熱潮,大眾開始認識社企這個新名詞。若水成立前便已存在、具有社企精神的組織——從合作社、具自營收入的非營利機構、到以改善社會問題為使命的公司等,逐漸被放到社會企業的光譜上作討論與研究。 自社會企業一詞於台灣落地,至今已走過逾十年光陰,從民間大規模倡議、社企紛紛成立、到政府推動相關政策支持,更也有了對社企的反思聲浪興起。究竟何謂社會企業?每個人看待社會企業就如戴上不同濾鏡的眼鏡,各有自己的觀點及角度,形塑了社會企業的多元樣貌、同時,也生成許多迷思待解。 華文界第一個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社企流」與長年關注社會企業發展的「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攜手,推出《社企十年》線上線下倡議活動,以數位專題《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以及趨勢論壇《下一個十年,社會企業會消失嗎?》,盼為大眾繼往開來、破解迷思,開啟更多公共對話的契機。

20 世紀末,知名運動品牌 Nike 頻頻遭控剝削勞工、使用童工,甚至招致「反 Nike 血汗工廠」等運動,惡劣的勞動環境被攤在陽光下檢視;2012 年,國際傢俱業者宜家家居(IKEA)為降低製造成本,砍伐珍貴的林業資源,招致大眾嚴厲批評。

全球化日益加劇,環境與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消費者漸漸發現:跨國企業對世界的衝擊不容小覷,工廠排廢、勞工剝削等影響力巨大的作為,有許多都源自大企業。

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身消費行為對世界的影響。如一件傢俱、一雙鞋子的原物料如何被取得?製造各種商品的過程中,又會對環境和社會帶來哪些衝擊?這些都是人們比過去更常提出的問題,更連帶使市場對「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呼聲高漲。

公司不應只重獲利,CSR 成普遍共識

所謂 CSR,指的是企業在賺取利潤之餘,不僅盡力降低對環境與社會造成的外部成本,也將部分資源投入公益以回饋社會、協助改善社會問題。

在消費者日益關注企業CSR成果之下,不少企業翻轉過去僅重視獲利的思維,也進一步將慈善公益結合環境與社會議題。如近年來,IKEA 啟動傢俱回購、廢棄物回收再生等政策,致力成為一家注重環境永續的傢俱企業;而 Nike 也大幅推行以人為本的治理政策,要求代工廠賦予勞工完善的就業保障。

6833453.jpg

在台灣,「企業履行 CSR」近年來也成為政府與民間的普遍共識——2014 年,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布,強制上市(櫃)特定公司編製 CSR 報告書,以敦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同時重振消費者、廠商對大型企業的信心。2018 年,我國進一步修訂《公司法》第一條,將「增進公共利益、善盡社會責任」納入公司營運的目的當中。

此外,也有不少民間單位也主辦具公信力的 CSR 獎項,如《遠見雜誌》開設「CSR 企業社會責任獎」、《天下雜誌》開設「天下企業公民獎」、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開設「企業永續獎」等,藉此表揚努力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

CSR 新標竿:從本業出發,將環境與社會風險轉化成新的商業營運模式

隨著 CSR 演進愈發成熟,過去企業視 CSR 為「加分項目」,如今則有越來越多企業將其視為「營運的成功關鍵」。、KPMG 氣候變遷與企業永續服務亞太區負責人黃正忠,根據他 25 年來的觀察表示:「有越來越多規模較大的公司,開始去思考該如何將 CSR 計畫結合公司的核心本業。」

6833454.jpg

根據加拿大政府 2019 年 3 月發布的 CSR 趨勢調查,近半企業正轉型為「目的」導向,也就是把「社會目的」融入商業模式中。有不少受訪者甚至表示,CSR 一詞已經過時,如今他們更看重如何達成商業和影響力的永續。

而這也為 CSR 翻開全新扉頁——企業不再限於單點式的出資捐助,而是更重視如何從本業出發、在環境、社會和治理上都貫徹社會使命,追求達成「三重基線」(triple bottom line,TBL),亦即兼顧利潤、環境與社會責任。

社企流蒐羅國內的 CSR 案例,發現將自家技術、產品或服務與社會責任相結合的企業不在少數,近期因致力減少剩食、創造不小聲浪的「全家便利商店」便屬其中之一。根據統計,超商平均每天報廢兩千元的剩餘食物,全台一年共計損失 70 億,資源浪費不容小覷。為解決此問題,全家於 2019 年 5 月推出「友善食光」活動,發起在鮮食到期前 7 小時,可用 7 折價格購入的優惠,提高消費者選購誘因,減少剩食產生。

在國際上,將 CSR 作為與自家業務結合,最知名的案例之一是護理品牌「嬌生」(Johnson & Johnson)。他們不只生產、銷售護理用品,也關注人們的健康福祉。根據嬌生 《2018 促進人類健康報告》,他們投入大量資源研發預防性的 HIV 疫苗、協助提升美國國內心理諮商的服務品質、更立下誓言要在 2020 年減少 20% 排碳。

這些結合公司本業、力求社會與環境永續的作為,便是現下企業永續發展的新標竿。

6833456.jpg

大企業攜手小社企,相得益彰發揮影響力

企業由其本業出發,結合自身專業、思考如何創造影響力,是實踐社會責任的新趨勢。如此一來,企業才能真正受到消費市場的青睞、邁向永續發展。

面對這波結合商業與社會使命的浪潮,許多大型企業選擇與社會創新組織協力,善用彼此的優勢,以攜手達成公益目標。其中,橫跨商業與公益的社會企業,是他們最熱門的合作夥伴之一。

大企業為什麼要與社企合作?創新思維是商業開發的關鍵。對一般公司而言,為了拓展商業版圖和獲利的可能性,勢必得不斷研究、尋覓、發揮創意,以找到新的商業機會。然而,大企業多半歷史悠久,組織內部的營運已經制式化,因而彈性較低、激盪創意的空間也有限。

相對而言,小型社企的社會使命感強烈,且充滿創新、實驗的動能,可以端出源源不絕的創意。不過,社企卻也常因資源、經驗不足,或者缺乏迅速打進主流市場的管道,導致組織成長緩慢,在提升營運規模、產品品質上也出現瓶頸。

若企業投入資金、技術和效能管理等專業資源,提供社企產品或服務更多發展空間,便能讓彼此在創造獲利之餘貫徹理念,可謂一石二鳥。如此一來,合作關係就能走向共創影響力的理想狀態。

CSR 專家盤點:3 種常見企業與社企合作模式

企業與社企的合作模式有哪些?長年協助串連大企業與社會企業合作、擔任媒合角色的黃正忠盤點雙方最常見的合作型態,將大企業攜手社企的模式概略分為 3 種:

1. 倡議支持

由企業代表出席社會企業活動,為關注的社會議題站台發言、給予精神支持;更進一步,則是透過贊助經費,共同推廣彼此關心的議題、發揮加乘聲量。

2. 產品採購

將企業營運所需用品,如辦公設備、員工膳食、客戶禮品等固定支出預算,用於採購社會企業的產品與服務。

黃正忠舉例,KPMG 將其採購預算用於社會企業,為社企銷售盡一份心。他們年年向「茶籽堂」、「綠藤生機」、「台灣藍鵲茶」等台灣社企採買產品,作為禮品致送貴賓,讓更多客戶和夥伴認識社企。由於受禮佳評如潮,KPMG 也將社企品牌蒐集彙整,製作成社企產品精選型錄,讓其他企業作為採購參考。

除此之外,企業日常營運時所使用的原物料,也可以向社會企業購買,將社會關懷融入企業文化及日常營運中。如 KPMG 位於 101 大樓 62 樓的員工咖啡廳「K Cafe」,選用公平貿易的咖啡豆。對企業而言,這樣的作法能使內部員工更能體會公司的社會使命;對社企而言,則是擴大產品能見度、發展更多商機的好機會。

3. 供應鏈合作

讓社會企業產品、服務與大企業原本的業務相互銜接、共同開發專屬業務,透過彼此客群推廣,相互加乘。黃正忠舉例,如國內知名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在銷售通路端採用食農社企「鮮乳坊」的牛奶,並開發出新的飲品、推出「小農鮮奶」系列,正屬供應鏈合作。

相較於一般通路的鮮乳,鮮乳坊產品有特殊的品管要求、社會使命;而路易莎設計出小農鮮乳系列,便是對自家產品進行創新、能與主流市場做出區隔。另一方面,此舉不僅能抬升鮮乳坊產品的銷售規模,更能讓鮮乳坊主打的酪農環境、食農安全等議題能見度大幅提高。

6833457.jpg

進階合作:大企業併購社企,為組織運作帶來質變

社會企業以使命為優先、或使命與獲利並重的經營模式,本身就是帶來變革的驅動力。除了專案、供應鏈合作,也有主流企業直接掏出資金,成為社會企業的股東及投資人,甚至將社企併購到旗下,借重社企的使命思維、創新能量,為大企業既有的運作帶來質變。

國際上知名的併購社企案例之一,是聯合利華(Unilever)於 2016 年併購美國環保 B 型企業「淨七代」(Seventh Generation)(註一)。併購案之後,淨七代成立了「社會使命董事會」,由淨七代重要人員、聯合利華旗下代表及數名專家組成,確保淨七代的決策能夠持續依循社會使命,兩家公司也會在合作中分享如何實踐永續。(同場加映:用消費力量守護未來 7 代的地球環境——美國永續商品銷售成長 5.6 倍,連聯合利華也加入環保轉型

淨七代執行長 John Replogle 曾於受訪時表示,聯合利華不但尊重淨七代的核心價值,讓淨七代保有其組織使命,聯合利華自己也正努力成為一家兼顧商業與使命的共益公司(benefit corporation)(註二);他們甚至在 2018 年宣布,聯合利華將完全公開產品所用的成分內容,將其友善環境、邁向永續之精神於產品中實踐,並供消費者檢視。「我相信淨七代對此事或多或少都有正面影響,」Replogle 說。

社會問題驅動永續商機

「在未來,環境與社會問題只會比過去更嚴重,我們對社會企業的需求也會因此更殷切。」黃正忠說:「在這個前提下,我很肯定社會企業的發展前途無限。」

不過他也強調,由社會問題所驅動的種種商機,將由大公司來滿足市場,抑或是由社會企業來投入解決,尚在未定之天。而要促成雙方的良性合作,也還需更完整、成熟的法規體系及經驗累積,避免「以大吃小」的局面。

例如,社企與大企業共享其技術、專利,該如何保護原創者、照顧到社企應得的回饋?企業投資、併購社企時,如何確保社企的使命能夠維繫、不被純營利的思維給吞沒?這些都是生態系邁向成熟過程中不可迴避的課題,也是未來社企與企業可以努力的方向。

當大企業遇上社會企業,捐款或舉辦志工日等單點式、短期性活動,不再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的唯一選項。透過採購、供應鏈合作,甚至邁向併購等深度結合,不僅讓社企獲得更多資源和幫助、充分發揮影響力,同時也把社會使命帶進大型公司,推動商業思維、朝永續發展邁進。

註一:B 型企業(B Corp.)是美國 B 型實驗室所發起的一項全球認證制度,針對企業的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照顧和客戶影響力等 5 大面向,依產業類別、員工人數規模進行客製化的量化評估,並發給認證。

註二:共益公司(benefit corporation),為歐美多國法規中所訂定的一種公司型態,於公司章程內揭露其社會使命,並透過董事決策、發布公益報告等方式,確保影響力商業模式的維繫。

核稿編輯:社企流 李沂霖

合作夥伴:社企流

(此專題由社企流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共同企劃。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更多社會創新創業資訊歡迎參考社企流。)

參考資料

IKEA under fire for ancient tree logging(The Gardian)

Yes, It Is Possible to Preserve a Corporate Mission During an Acquisition(CONSCIOUS COMPAN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anada: Trends,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StrandBerg Consulting)

Johnson & Johnson Releases 2018 Health for Humanity Report(Sustainable Brands)

鮮食到期前7小時自動打7折!明知可能犧牲毛利率,全家為何還要做?(經濟日報)

CSR的時代即將結束?(CSRone永續報告平台)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