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社會創新 《社企十年》數位專題
你戴著什麼「眼鏡」看社企?剖析大眾的不同視角,看見社會企業的多元樣貌
  • 標準

你戴著什麼「眼鏡」看社企?剖析大眾的不同視角,看見社會企業的多元樣貌

2020-03-06 社企流/郭潔鈴

社企十年系列專題引言

2007 年,台灣首家社會企業創投「若水國際」,將「社會企業」一詞引進台灣,在民間掀起一波討論熱潮,大眾開始認識社企這個新名詞。若水成立前便已存在、具有社企精神的組織——從合作社、具自營收入的非營利機構、到以改善社會問題為使命的公司等,逐漸被放到社會企業的光譜上作討論與研究。 自社會企業一詞於台灣落地,至今已走過逾十年光陰,從民間大規模倡議、社企紛紛成立、到政府推動相關政策支持,更也有了對社企的反思聲浪興起。究竟何謂社會企業?每個人看待社會企業就如戴上不同濾鏡的眼鏡,各有自己的觀點及角度,形塑了社會企業的多元樣貌、同時,也生成許多迷思待解。 華文界第一個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社企流」與長年關注社會企業發展的「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攜手,推出《社企十年》線上線下倡議活動,以數位專題《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以及趨勢論壇《下一個十年,社會企業會消失嗎?》,盼為大眾繼往開來、破解迷思,開啟更多公共對話的契機。

聽到「社會企業」,你會產生哪些想像?有些人或許認為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NPO)無異,也有些人認為社會企業就如大型企業在執行企業社會責任(CSR)(註一)一般。社會企業一詞於台灣落地,至今已逾十年光陰。隨著大眾對社會企業的認知度日漸提升,隨之而來的討論與反思聲浪也更加熱烈。

根據 2019 年《社創大調查》結果顯示,社企認知度突破新高,達到 30.6%,代表每 3 人就約有 1 人聽過社會企業;然而與此同時,社會企業的認同度卻下滑 3.3%、不認同比率增加 5.3%,表示大眾對於社企的概念仍有些許疑慮。

為了解開大眾心中的疑惑,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依據其投入社企領域多年的觀察,及與產官學界互動的第一手經驗,深入淺出地闡明社會企業的精神與定義,並說明社會企業與傳統企業、傳統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等不同角色的互動關係,及其可為社會帶來的價值。

究竟什麼是社會企業?用一張圖解釋給你聽

6830233.jpg

社會企業於「抽象精神」上,為介於主流商業公司與傳統非營利組織間的一種混合型組織。由於社會企業的組織目的與傳統非營利組織相同,皆以解決或改善社會問題為使命;而其實踐使命的方法,則與主流商業公司類似,以販賣產品或服務獲取營收。因此社會企業可說是混合社會影響力與財務獲利的組織。

以組織的「運作內涵」而言,綜合國內外、官方與民間各種論述,狹義的社會企業包括接受捐款補助、同時亦透過販賣產品或服務創造營收的非營利組織,與以販賣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獲利來源的公司型社會企業。從「組織型態」來談,在以商業力量解決社會問題的前提下,成立公司、協會、基金會等組織型態,皆可稱之為社會企業。

依據社企流於線上蒐集而來的近百份問卷顯示,大眾較常混淆社會企業與不具營收的傳統 NPO,以及與 CSR 的差別。事實上,儘管社會企業、傳統 NPO 與 CSR 皆以「做好事」為目的,但是各自的執行方法略有不同。林以涵表示,將 3 者放在社會企業光譜上相互對照後,便會發現他們背後的思考邏輯截然不同、在制訂策略上的優先順序也有所差異。

首先,企業制定 CSR 策略時,公司獲利仍是同等考量重點。擔任《天下雜誌》與《遠見雜誌》CSR 獎多年評審的林以涵觀察,以整體趨勢來說,企業執行 CSR 的投入程度,跟獲利呈現正相關的關係。因此企業在 CSR 的執行策略上,常因當年的獲利程度而有所調整,並易採取單次性的行動,例如購買弱勢族群製作的禮盒、或號召員工擔任活動志工等方法。不過近年來如何讓 CSR 跳脫上述「規格」、做廣做深,也是企業益發在意與精進之處。(延伸閱讀:「捐款做公益」不再是唯一!大企業導入永續思維,與社企共創更深遠的影響力

6830234.jpg

而傳統 NPO 在規劃供予弱勢族群的服務時,則多以社會公義性為優先,提供的服務多偏向食衣住行等生活所需服務,例如協助弱勢族群找到穩定住所、提供醫療協助等。林以涵進一步分析,許多傳統 NPO 具有承接政府公共服務的角色,且其營收來源多以補助、捐款為大宗,因此決策上便會以社會影響力為主要考量,而非獲利優先。

在上圖光譜中,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社會企業,則盼望兼顧社會價值與財務價值,因此在策略上,便會尋找可相同重視服務對象權益與組織獲利能力的商業模式。舉例來說,勝利社會福利基金會,便透過重新設計工作流程,開發出「傳玻者」手工琉璃、勝利廚房、勝利數位設計印刷中心等多項身障者可勝任的產品或服務。像這類「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簡稱 WISE)一方面賦權服務對象擁有一技之長,另一方面也藉由開創工作機會,為組織帶來營收。此外,亦有其他如以立國際服務、直接跟農夫買、鮮乳坊等致力於社區發展、土地保護等社會與環境兼容永續發展的社會企業型態。

6830235.jpg

關於社會企業與 CSR、及傳統 NPO 之間的分別,林以涵進一步解釋:「社會企業跟 CSR 相比,做好事在企業型態裡面的優先順序更高於獲利;而社會企業跟傳統 NPO 相比,更專注耕耘有商業化潛力的服務。」

有別於第一部門(政府)、第二部門(企業)與第三部門(傳統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可說是混合前三者功能的新興「第四部門」,各部門之間扮演相異但互補的功能。林以涵表示:「因為政府失能才會出現 NPO,但是 NPO 會失靈、資本主義也會失控,大家都會有各自 cover 不到的地方。如何透過社會企業這個第四部門,去補足各個部門的不足,是比較少人思考、但卻是相對完整的觀點。」

社會企業的出現,並非試圖取代任一部門,也無需開啟各部門孰優孰劣的討論,而是應聚焦於社會企業如何運用混合商業思維與公益價值的創新機制,與第一、二、三部門聯手,依據各自組織的使命制定決策的優先順序,為社會問題提供各式各樣的解方。(延伸閱讀:為什麼需要社會企業?公部門看社企:連結公益與市場,促成台灣社經與外交暖實力

原來我們都戴著「眼鏡」看社企?探究社企背後的兩股力量

社會企業混合商業與公益的概念,常造成大眾討論社會企業時各持不同觀點。林以涵觀察:「每個人在參與社會企業時,其實都像戴著一副有色眼鏡,我們很常戴著眼鏡溝通,但是很少去釐清對方戴的究竟是偏商業端、還是偏公益端的眼鏡。」

舉例而言,戴著偏商業端眼鏡的族群,或許會認為社會企業在實踐社會使命之餘,也應像主流商業公司一般,看重財務報酬,追求組織獲利與規模大幅成長。

而戴著偏公益端眼鏡的族群,則可能認為社會企業大量運用社會資本,不應過於追求獲利、甚至需給員工較低報酬、將一定比例盈餘捐出,以公益目的為優先。

「世界上關於社會企業的定義百百種,不管是哪一種定義,基本上目的一定是以社會影響力為優先、方法上則是要能夠產生營收。社會企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因為它是一個混合的概念,介於商業與公益兩大傳統思維中間,帶來許多新「遊戲規則」;但是這也是最挑戰的地方,因為它沒有一個絕對的規範,沒有人能作為裁判,去決定一個社會企業一定要長什麼樣子。」

林以涵進一步分析,偏向商業端或公益端的兩派討論,其實也反映了歐洲與美國兩種不同的社會企業發展歷程,分為「由上而下」(Top-down)及「由下而上」(Bottom-up)兩股原動力。

由上而下的力量,源自於進行「社會體制改革」的福利國家,又以英國、北歐等社會福利支出較高的歐洲國家為大宗。政府為了縮減日漸龐大的社會福利支出,因此大力促進 NPO 轉型成可適應市場的機制,將社會福利與工作培力結合,是以社會經濟實踐民主的方式。

由下而上的力量,則源自美國、加拿大等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提倡以市場經濟為手段,將金字塔市場中最底端的貧困人口,也視為企業的目標客戶,透過開發貧窮者也能負擔的低價商品,開發過去未能被企業服務的市場。

兩股力量的交錯,影響了世界各地社企生態系發展的樣貌,例如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多著重於由上而下的 NPO 事業發展或社區經濟;而受到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精神影響至深的台灣,則更傾向由下而上的社會創業。

而這兩股力量,其實也造成大眾看待社會企業的觀點有所不同,人們或因自身的價值觀、接收到的背景知識,以及與社企接觸的經驗等因素,而對社會企業有不一樣的想像。

社會企業應有的樣貌,並沒有正確解答,當你我在談論社會企業時,或許可先釐清對方戴的是哪一種「眼鏡」,並尊重彼此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彼此應共同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透過各自熟悉且擅長的方式,一齊擴大社會企業的影響力。

6830236.jpg

社會企業的營運模式真的可行嗎?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是關鍵

人們釐清社會企業的意涵,以及其興起的背後原因為何後,下一步會產生的疑問,可能是「社會企業真的能兼顧獲利與公益目的嗎?」

根據 2019 年《社創大調查》結果顯示,在不認同社企理念的民眾中,有高達 7 成的人認為兼顧獲利與公益目的的營運模式相當困難。對此林以涵表示,「大眾會有這些疑慮,是因為台灣社會企業目前還沒有足夠多的案例來證明這件事,所以這是整個生態圈還需要更努力的地方。」

事實上,目前社會創新企業中,已有 64.3% 達到損益兩平或已經獲利,顯示多數社會企業營運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是在市面上的主流通路中,仍較少看到社會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使得社企與大眾的生活仍存在著一段距離。

該如何拉近社會企業與消費者的關係?林以涵分析,若民眾在生活中每一個決策中,都有可參考的社企產品,例如走進便利商店就能在架上選擇友善土地的農漁牧產品、在百貨公司能見到有環保理念的保養品牌、與朋友聚餐時可依需求選擇由社企營運的餐廳等,如此社會企業的能見度將可更加提升。

隨著消費者對環境與社會意識的覺醒,社會企業兼顧環境友善、社會關懷之使命,將為其品牌塑造與眾不同的特色。舉例來說,若在便利商店貨架上,看到訴諸小農直送、單一牧場、公平交易的社企牛奶品牌,對消費者而言,一方面可滿足對食品安全的需求、另一方面則對品牌關心的議題感到認同,因此比起其他牛奶品牌將更具吸引力。

然而林以涵觀察,社會企業目前較少於主流通路曝光的原因,可歸究於與大型通路的互動經驗不足,導致雙方溝通成本較高。舉例來說,曾有一間販賣農產品的社會企業,欲進駐大型量販店,然而卻因禮盒包裝設計不符合量販店消費者習慣的樣式,導致雙方來回溝通多次仍無法合作成功。

對此,林以涵建議,社為企業若欲打進主流通路,可從招募具大型通路經驗的人才著手,如此將能更清楚該如何制定正確的通路策略,並於產品包裝設計、應推出的產品品項等執行細節更具有市場敏銳度。

6830237.jpg

林以涵也建議欲提升產品或服務競爭力的社企創業者,可以從兩大面向著手,第一為設定停損點與獲利目標,每隔一段時間便定期檢視獲利狀況,並思考未來策略如何吻合市場趨勢;第二則是願意投入資源至產品迭代的研發,以最小可行性產品試驗不同可能性,保持隨市場快速調整的彈性。

為了兼顧財務獲利與社會目的,社會企業營運時需考量的面向,的確比主流企業更廣泛、也更具挑戰性。但是社會企業可將這項組織特性轉為優勢,透過兼顧好品質與好故事的產品,打進消費者的心,達到公益與商業價值的雙贏。

社會企業未來將何去何從?期許成為社會中的關鍵少數

隨著社會企業概念在台灣的認知度日漸提升,位於社會企業光譜兩端的傳統 NPO 與主流企業中,也有越來越多單位逐漸實踐社企精神於組織中。

林以涵表示:「每個人在日常中都有兩種角色,一種是在職場、一種是在生活。在生活中透過消費支持社會企業的同時,也別忘了你在職場上的角色。」若人們可將職場上的專業與社會企業結合,將能創造更多促進社企發展的機會,除了常與社企接觸的 CSR、採購等從業人員,能與社會企業產生連結的職能遠大於這些——人力資源工作者可引進社企提供的教育訓練活動(如「黑暗中對話」由專業視障培訓師引導體驗工作坊)、總務人員可考慮將社企產品或服務納入營運供應鏈(如引進「公平貿易茶水間」)、經營管理幕僚甚至可評估與社企合資新事業體的可能性等。

「大家都希望社會問題可以被降低,若每一種角色從自己能做的出發,深化自己所擅長的事,彼此能有更多跨域合作跟整合,以終為始來看,社會問題被減輕的速度就可以更快。」

林以涵認為,社會企業未來不見得能完全主流化,但將能成為推動社會改變的「關鍵少數」。「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在全球蔚為風潮,形成了一場公民自覺自發的運動,不但模糊了社會與企業的界限、轉化了非營利組織的思維,更進一步改變了政府的公共政策。」

這股關鍵少數的力量,未來或能使更多 NPO 看見自身組織永續的可能性,或是使更多主流企業深化 CSR 的執行策略,甚至使政府把社會企業提出的解方,內化成公共服務,將社會影響力可觸及的範圍更加擴大。「這股力量有辦法影響很多人,讓大家重新去思考自己的價值觀,讓人們知道一些遊戲規則不是絕對的,也讓人們更願意聆聽不同的意見。」

林以涵表示:「讓各個角色看到自己可以貢獻的地方,並且不只侷限於現在就有做的事情,而是去思考更多合作的選項,我認為這是社會企業帶給普世來說最大的資產。」

註一:企業在賺取利潤後,將部分資源投入公益以回饋社會、協助改善社會問題,也就是現今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 CSR)

核稿編輯:社企流 李沂霖

合作夥伴:社企流

(此專題由社企流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共同企劃。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更多社會創新創業資訊歡迎參考社企流。)

參考資料

《2019 社創大調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改變城市力量 解析社企發展趨勢(臺北產經)

余孟勳專欄/在針尖上起舞:社會企業的概念與現實(NPOst 公益交流站)

開發「在地能力」:服務「金字塔底層」市場的秘訣(社企流)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