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另一種介於企業和社會企業之間的「B型企業(Benefit Corporation)」,開始席捲全球,核心精神強調在股東權益之外,企業也應重視勞工、環境、社區、治理、社會公平等多元利益。在台灣,目前有3家企業通過認證。
綠然能源(Domi)是台灣第一家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公司,共同創始人連庭凱在昨日舉辦的「B型企業」論壇上,帶領台下聽眾聽音樂、闔眼冥想,有幾分信仰的意味。
連庭凱表示,包括公司治理上的問責制、透明度和員工幸福感等指標,都是評價一家企業是否具備「B型企業」的關鍵。
「B型企業」採認證制,由跨國性的第三方機構「B型實驗室(B Lab)」主導,提出400多道題目讓企業在線上自我檢核,並進行最後面試。在超過2萬家曾參與評估的企業中,目前已有來自40個國家、超過1300家企業通過認證,包括募資平台Kickstarter、戶外服飾Patagonia等知名品牌。
台灣三家「B型企業」之一的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表示,這幾年接觸社會企業,負責「揪出誰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同時,他也體認到,「與其賣一份份徵信報告,不如讓所有企業了解信用的重要」,進而參與推動B型企業。
肯夢集團創辦人朱平表示,台灣有98%的企業為中小企業,最適合發展「B型企業」。中小企業可以透過「B型企業」聯盟跟全世界連結,「做大陸沒辦法做得事」,消費者也可以行動支持相關產品或服務。
隨著社會企業、B型企業快速成長,政府是否考慮進一步立法保障?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副處長林美雪表示,台灣還沒有走到立法的完整性,建議類似企業可先參加認證,透過跨國平台跟國際接軌,或加入經濟部委託民間組織辦理的「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響應社會企業。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