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的金融海嘯,讓全球看到金融業的貪婪,血汗工廠、血鑽石等不人道的生產過程,讓多數企業唯利是圖的惡行暴露無遺,更引發了占領華爾街、阿拉伯之春等席捲全球的排富運動。
對企業獲利至上的反思,讓管理大師麥可.波特在二○一一年提出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 value)的新管理主張,將企業的社會責任,框架在社會、環境、員工與股東等等的利害關係人身上。
與此同時,從員工、環境、顧客、社會與公司治理五大面向的B型企業認證架構誕生了。五年左右的時間,全球已經有一六五九家企業通過認證,成為B型企業,包括台灣在內。
「B型企業認證提供一個發展框架,讓我們對企業與社會共好有更清晰的脈絡。」台灣第六家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瑞德感知總經理林筱玫說。
本身是九二一受災戶的林筱玫,災後在土地公廟旁的組合屋住了一個多月,受到各界的幫忙,她的學業沒有中斷,清大資訊工程碩士畢業的她,與先生共同創業,研發出可以根據偵測到的火場環境中一氧化碳濃度,連結到後台的雲端系統,動態指示最佳逃生路線的導引號誌,實現她們用科技解決社會難題的使命感。
二○一三創辦瑞德感知時,林筱玫就堅信企業應該要「以善為本」,平衡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在不斷與國內社會創業家的聚會、交流後,決定要爭取成為B型企業,在今年的三月通過。
成立六年的綠藤生機,去年通過B型企業的認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鄭涵睿說,新創公司要變大,但在變大的過程要不迷思,面對可能的企業併購要堅持企業價值,B型企業的認證是「一個可以鎖住價值的框架」。他說,在B型企業社群內,彼此在「競爭誰對世界比較好」。
「把與社會共好的價值寫到公司章程裡還不夠,透過第三方機構的認證,才能讓潛在的併購者在決定併購前,就必須保有原來的價值。」鄭涵睿說,若併購者只為了獲利而改變企業主張的價值,併購的潛在利益會因為不再是B型企業而消失。
不僅新創公司,創辦接近一甲子的中華徵信所,去年五月成為台灣第二家通過認證的B型企業。總經理張大為指出,要成為B型企業的過程,讓中華徵信所的管理階層與員工,將原本就良善的組織文化書面化、制度化。他說,所有的文件都必須用英文填答,資訊都在認證機構B型企業實驗室(B-Lab)網站上,成為與國際接軌的捷徑。
台灣第一家將「社會企業」鑲嵌到公司名字裡的光原社會企業,到今年剛滿十年,後起的社會企業多數是新創公司,現有企業要轉型為社會企業並不容易。但不論是新創公司或是老牌企業,都可以透過朝向B型企業發展,成為良善企業。
今年一月,張大為等更在台灣成立了亞太B型企業協會,希望讓更多台灣企業可以變成B型企業,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廿九、卅兩天,由亞太B型企業協會主辦、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擔任媒體宣傳夥伴的第一屆B型企業亞洲年會就將登場,邀請B-Lab總部,以及英國、歐洲、澳洲等國的B-Lab代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等演講,以及國內已通過認證的B型企業經營者,分享成為一家好公司的過程。
B型企業亞洲年會網址為:http://www.credit.com.tw/BcorpAsiaForum/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