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
你的數位足跡就是你使用網路之後留下的任何線索或資料。
包括在臉書上的評論、打出的Skype電話、使用的App、發出的電子郵件、網購,這是你數位人生史書的一部分,而且可能被別人看到或在資料中追索。
舉例來說,網站會在系統埋下cookies,追蹤你在不同網站間的行為,就能不時餵你一些產品廣告,恰好是你近日才點進去看的產品。任何資訊一旦上網,回收困難,你未來的老闆都可能看見你歷年糗事或狂言。
所以,確認你使用的App的授權範圍、社群媒體的隱私設定,非常重要。
手機會偷聽/你聊什麼 什麼廣告上門
克勞蒂亞‧約瑟夫有一次與朋友用餐,一如往常將手機放在桌上;席間她與友人談到近視和雷射治療,幾個小時後,她打開臉書(Facebook),隨即跳出眼鏡和雷射手術的廣告,讓她大吃一驚。
約瑟夫本身沒戴眼鏡,但因為這種「巧合」,而懷疑手機是否「竊聽」使用者對話,回傳關鍵字句讓應用程式開發商得以針對特定使用者客製廣告。
人們對智慧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但對手機麥克風可能偷聽使用者對話的疑慮也層出不窮,約瑟夫的經歷就是其中之一;而波士頓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一項研究也發現,智慧手機應用程式雖然不會傳送語音訊息給第三方應用程式開發商,卻「觀察」使用者在手機上的一舉一動,回傳螢幕截圖或螢幕錄影給第三方。
約瑟夫起疑後開始觀察手機中的廣告,結果加深她對手機麥克風監聽使用者日常活動的懷疑;這種監聽甚至不需要使用手機或打電話,除非解除麥克風設定,否則手機都可攫取關鍵字句並回報給Instagram和臉書。
約瑟夫有一天去看醫生並安排驗血,結果收到臉書來自私人企業提供血液檢測的訊息;她過不久和朋友吃飯談到機場攝影和相機鏡頭,結果臉書又跳出航空公司和攝影企業的廣告。
收購應用程式Instagram和通訊軟體WhatsApp的臉書,否認利用麥克風監聽使用者對話,甚至用作廣告工具,堅稱僅依據使用者自願提供的喜好和資訊展示廣告。
智慧手機竊聽使用者對話,回傳關鍵字句給社群媒體「臉書」挑選客製化廣告的陰謀論甚囂塵上,波士頓東北大學五名研究人員分析Android智慧手機應用程式的流量發現,部分應用程式傳送使用者的螢幕使用狀況給臉書。
手機會偷看/你看什麼 社群媒體都知
波士頓東北大學研究人員檢測超過1萬7000個熱門的Android應用程式,其中包括回傳數據給臉書的臉書及其子公司,以及其他8000多個應用程式,且有9000多個應用程式獲准使用相機和麥克風。
研究人員透過自動化程式與這些應用程式互動,並分析其產生的流量,觀察這些程式產製的檔案類型,以及應用程式是否傳送資料給第三方業者。
研究團隊沒有找到應用程式攫取或傳送使用者未允許的音檔證據,但強調這並不足以證明手機未錄音,或可能因為自動程式與真人操作不同,而未能觸動相關程序。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應用程式截取螢幕畫面甚至錄影,傳送給第三方。
Gizmodo以食物外送軟體GoPuff為例,稱這個下載量超過10萬次的應用程式傳送與使用者的互動給行動分析公司Appsee。
GoPuff傳送使用者資訊給分析公司,卻未在隱私權政策中提及;研究人員提醒該公司後,GoPuff更新隱私權政策,提及「個人可識別資訊」(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傳給Appsee。
對於這項使用者資訊揭露疏失,Appsee批評GoPuff濫用其技術,稱公司已廢除追蹤能力且刪除伺服器中的所有紀錄。
Google發言人表示,Appsee在此情況下可能違反Google Play商店的政策,Google Play政策要求應用程式開發商必須揭露收集用戶數據的方式。
簡而言之,智慧裝置的應用程式可能不會「聽」使用者說話內容,卻「觀察」使用者在智慧手機螢幕上的每一個決定,並傳送給第三方;因此,下次如果發現臉書廣告深得您心,請別感到意外。
手機會紀錄/你的秘密 全被臉書掌握
數以百萬計智慧手機使用者坦言,將最私密的資訊記錄在手機應用程式中,包括心律、腰圍、經期、孕期和買房預算等;但華爾街日報(WSJ)報導,這些應用程式將用戶資料傳給臉書(Facebook),就算使用者未登入帳號甚至沒有註冊會員,敏感個資仍然不安全。
WSJ記者實際測試逾70款熱門應用程式發現,至少11款下載量逾數以千萬次的應用程式,會將使用者的敏感私人資料傳給臉書;就算使用者未登入臉書,甚至未曾註冊臉書帳號,個資也會被臉書掌握。
蘋果公司(Apple)和Google的字母公司(Alphabet)主導應用程式市場,但不會要求應用程式開發商公開共享數據的所有夥伴;不過,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允許這些應用程式取得特定資料,如聯絡人和地點等,然而這些權限通常不適用於用戶直接提供給應用程式業者的訊息。
報導指出,蘋果iOS系統最熱門的心律檢測應用程式「HR Monitor」在使用者輸入心律後,會立刻將此數據傳給臉書;擁有2500萬名活躍使用者的經期追蹤應用程式「Flo Period & Ovulation Tracker」與臉書分享使用者的經期及嘗試懷孕的資訊。
房地產應用程式「Realtor.com」將使用者瀏覽的物件地點與價格傳給臉書,並註明哪些物件是最受使用者青睞;導指出,前述三個應用程式的營運商都沒有明確告知使用者,阻止應用程式將個人資訊傳給臉書。
這些應用程式使用臉書的「軟體開發套件」,以利開發人員掌握使用者的操作動態、事件並分析用戶的使用趨勢;這些資訊回傳給臉書後,臉書可藉此客制化廣告和優先顯示的內容,並進行市場調查。
手機會背叛 你下載App 個人行蹤曝光
記者彭慧明、梁玉芳/專題報導
免費的服務有時可能成本更高,因為許多業者提供的服務,會讓消費者送上的數位資料,就是代價,只是民眾看不到,甚至不在意。
大部分常上社交網站人在日常生活中,吃飯要拍照上傳,把個人及他人的行蹤與資訊,形同自動送給科技巨頭,科技公司再把你的資料當成商品賣給第三方。
專家指出,民眾個人資訊就是業者要挖的數據,亦即業者希望掌握消費者的「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
串流影音業者承認,免費影音網站都會在用戶觀看的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中,埋入追蹤網路行為的cookie(造訪的網站或應用程式放置你裝置中的小型文字檔);即使用戶換到別的網站,廣告也是如影隨形。有些網站更可能帶有病毒,專門盜取使用者個資;所以,免費的最貴。
丹麥大學的專家曾進行一項社會實驗,要路人下載一款免費的手電筒應用程式(App),好幫忙測試。手電筒App會取用使用者的照片、攝影機、麥克風以及衛星定位系統(GPS)定位;但是,使用者根本不去注意App的取用權限。
直到數天後,實驗者根據GPS定位就能找到使用者的家,敲門那刻,社會實驗證明「送出個人隱私的,就是你自己」。
研究人員解釋,透過這個手電筒App,可以瀏覽用戶和朋友所有對話。使用者的反應包括:
「我不認識你,你卻入侵我的世界,這很恐怖。」
「我非常生氣,氣我自己竟然這麼容易就同意了!」
不過,也有消費者認為,自己並非名人,並未特別在意個資的保護。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