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按個讚、轉發文、看影音…用戶的資料養肥了網路巨頭,但當數位隱私外流時,才發現這些巨頭無法可管。
2018年邁入2019年的跨年前後,你有加入臉書上的「#10年挑戰」熱潮嗎?
開心地貼上自己十年前後的今昔對照相片,果然吸引不少親友按讚;但正當大家感嘆「青春像小鳥一樣不回來」時,隱私同樣也回不來了;而你這十年來的變化,臉書正好拿來「練靶」-就是以人工智慧(AI)技術強化人臉辨識的能力,做為對廣告客戶的服務,包括醫美診所、減肥業、交友網站等,十年來「變化」包括退後的髮際線、皺紋、雙下巴等,都因此可以把你列入精準行銷的對象。
數位世界的個人隱私,正是科技巨頭的金礦。利用各種免費服務蒐集全球用戶的一言一行,點點滴滴累積出用戶的數位人生。從幾張照片、幾句留言,Google、臉書或各種隱藏在網頁中的數位行銷程式,結合後端的運算力,成就了下一筆新的服務與業績。
當在臉書打卡、團體照片被標記個人,ETC產生的行車動線與周期紀錄、網路商城購物的登入時間與消費偏好,被儲存到雲端和伺服器中,民眾將自己的數位隱私交給網路巨頭,這些掌控、監管個人隱私資料的企業,利用各種技術認真挖掘商機,大量的數據如寶藏,更是駭客攻擊的重點。
不久前,Google推出對台灣用戶量身打造的名詞「精享族」,描述出的台灣網路用戶愛網購、會比價、精明消費享受生活。而這些資料是從哪裡來?Google台灣區總經理陳俊廷說,Google的Gmail、YouTube、搜尋引擎、App下載等服務,都能蒐集使用者行為。從使用者看的網頁、找的資訊、下的關鍵字等,Google就能推算出使用者可能要買的產品或服務。
這些數位足跡含金量豐富。2017年台灣的數位廣告產值約330億元,以Google、臉書、LINE為主的社交媒體平台就賺走120億元。消費者以自動奉送的個人行為數據,培養出網路世界超級巨頭,再回過頭來用運算法操作民眾的生活習慣,甚至提供假訊息。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馬維英形容:「數據(DATA)就是新時代的石油、火藥!企業一定要拿到用戶更多、更新的數據,利用AI去開發商機」。
這些原油和火藥掌握在少數網路科技巨頭手中,如Google、LINE、阿里巴巴、臉書、Amazon等。當民眾使用網路巨頭提供的各項免費服務,任憑業者大量蒐集、使用個人資料,相信業者會保護個資、也信任業者不會濫用。但是,這只是消費者的一廂情願。
2018年臉書連番爆發用戶個資外洩醜聞後,用戶才發現,原來臉書平台上的用戶資料很容易被客戶或一個小遊戲取走,臉書也不知道這些資料後續的用途。
不少學者專家警告,許多企業開發免費App,任意向用戶索取各種授權,取得大量個資,但實際上沒有保護這些資料的能力。
小企業對資料保護不夠力,大企業對用戶也予取予求。台灣使用者大量使用Google、臉書、Amazon、LINE等各種服務,LINE去年更新隱私權政策並公告用戶,資料將被用來精確行銷,用戶憤怒於自己的資料被企業拿來賺錢,卻喊不出「不用最大」,人人都按了同意,繼續LINE在一起。
台灣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去年宣布啟動「ptt.ai」,希望落實「資料正義」。他指出,幾家網路巨頭寡占大量的網路資料,就算使用者想拒絕交出個資,也沒有其他服務替代方案。新興的新創公司若不將自己App放在巨頭的平台「上架」,就沒有生意;後續更可能打不過這些巨頭推出類似軟體砸錢行銷或直接收購。
能夠阻止科技巨頭橫掃市場者,可能只是同類的對手或法規。今年初蘋果公司出手,取消臉書內部開發iOS應用程式的資格,控訴臉書利用蘋果內部應用程式蒐集青少年用戶的數據並且監控。此舉逼使臉書承諾停用應用程式,換取繼續更新臉書的資格。
去年生效的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要求,企業需要明確、全面解釋會蒐集哪些數據、如何使用、並揭露共享的第三方。成為第一個以區域的法規力量,抵抗科技巨人席捲全球服務對個人數位隱私的侵犯。
面對來自歐洲市場的潛在訴訟,Google還沒確定如何調適歐盟遊戲規則,不過已經決定,歐盟是個案,台灣地區並不適用-歐盟歸歐盟,台灣歸台灣。台灣用戶對數位隱私觀念還在一知半解,保障數位隱私之路仍然很長。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