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是家庭團聚的歡樂時光,但對44歲的拉蒙(Joshua Lamont)而言,卻有痛苦不堪的回憶;他說:「2015年感恩節假期,我的信用卡遭盜刷2萬5000元,且這筆錢已從銀行帳戶消失。」
當時拉蒙的母親當時剛過世,銀行推測有人取得她的社會安全碼,再透過拉蒙後來加入父母共同帳戶的管道,取得拉蒙的資料。
歹徒在四周內揮霍拉蒙個人及公司帳戶共1萬3000元,盜刷商務卡7400元,還從他與父親的共同帳戶中盜領5800元。
曾為網路犯罪受害者的拉蒙,後來在加州創辦通訊顧問公司JRL策略(JRL Strategies)對抗網路犯罪。
英國市場調查機構「瞻博研究」(Juniper Research)指出,到2023年,網路罪犯紀錄將達3300億起;麻州律師維斯曼(Steven Weisman)說:「數據外洩頻繁發生,許多個資在暗網上賣給身分竊賊,求人不如求己。」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保護數位資產除了本身要提高警覺之外,日常也可使用這七招:
1、獨特的高強度密碼
許多人「一組密碼走天下」,但此密碼遭識破後,所有帳戶資料都不保;密碼至少應有八碼,包括大小寫、數字和符號。
2、雙因素認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帳號密碼擋不住數位竊賊,不妨增添雙因素認證程序,例如輸入密碼後傳簡訊或利用應用程式產生亂碼,輸入後才能登入帳戶。
3、凍結信用報告
連繫信用報告機構Experian、Equifax和TransUnion凍結信用報告,避免貸方取得信用報告。
註冊會計師杰西(Taylor Jessee)說,只要凍結後,,「歹徒若試圖以你的名字開戶,會立刻因為無法驗證信用等級而遭拒,這是高效且簡單的預防方式。」
4、生物特徵辨識確保障戶安全
「生物特徵辨識」乃利用使用者獨特的特徵或行為,確保帳戶安全,辨識方法包括指紋、聲紋和視網膜掃描。
5、了解風險
科羅拉多州會計師軒波(James Shambo)67歲退休時收到社安局的津貼提領通知,但他想等到70歲再領,不料期間遭身分竊賊以他的身分辦理簽帳卡,而發卡銀行開戶時也未查核資料;軒波發現後即通知社安局凍結後續撥款,報案並阻斷網路操作功能;他現在得奔波社安局、國稅局和聯邦醫療保險爭取權益。
6、尋求防詐保護
申請密碼保全銀行帳戶,防止有心人在分行或網路辦理交易。
7、減少損失
拉蒙受害後,立刻換銀行開戶並採取多項保護措施,現在只要有交易就會通知他;他另與退伍軍人事務部合作,透過獨立信託處理父親的退休撫卹。
他取消所有信用卡改持預付卡、常換密碼且用雙重認證,並隨時準備兩個月的房租現金。
另外,3月12日迎來全球資訊網(WWW)問世30周年,WWW發明人柏納斯-李(Tim Berners-Lee)發表公開信警告:「若我們不起身面對隱私保護的挑戰,將招致可怕的未來;別自信地以為喪失個資掌控權不會帶來任何傷害,人們應當做更多,保護自己和他們的資料,別單純地期望政府會維護他們的利益。」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