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人權 小心歧視 族群歧視
加國教尊重 可不喜歡但不能貶低
  • 標準

加國教尊重 可不喜歡但不能貶低

2018-06-21 聯合新聞網/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加拿大報導

偏見與誤解 戲弄因此而起

569219.jpg

溫哥華傑美森小學課堂上,小朋友人手一支各色羽毛,正使勁揮舞。他們在上「社會責任」課程,這天的主題是「團隊合作」,講的是「雁的故事」。

「每個人都不同,要如何一起工作?」來自新加坡的老師陳慧如,要小朋友秀出手上羽毛:「每支羽毛都不同,你們又有什麼不同?」各色學童爭相作答:外表不同、性別不同、種族不同、個性不同、喜愛和討厭的東西不同…

不同的我們 怎麼互補空缺

問答間,這群來自十幾個種族的學童思索:這麼不同的我們,怎樣才能像遷徙的雁群自動排成人字形,互助前進、互補空缺?

陳慧如說,學校有中文課,不同種族學童特別多,學習尊重是重要課題。例如學校會慶祝中國節日、體驗中國早餐。有些學童很難接受稠滑的豆漿,「孩子可以說不喜歡豆漿,但不能用『噁心』(gross)這類字眼。原則是:可表達感覺,但不能貶低別人。」

傑美森小學代理校長葛蘭特補充:「問題從不在你的意見內容,而在你如何說它。」

部落客「安大略湖畔」記得,移民到加拿大不久時,妻子看念小學的兒子曬得黝黑,笑他:「你再曬,就成印巴(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合稱)人了。」孩子立即回答:「你這是種族歧視!」讓大人啞口無言。

小男孩對種族歧視言論的敏感,來自加拿大教育。「安大略湖畔」說,剛到加國上英語班時,其中一堂課主題就是「歧視」,舉例包括「認為華人的數學好,就是把個人特點種族化,而華人並非都是數學好」;再者,認為華人數學好,隱含認為別的種族數學不好,「這也是種族偏見」。

569220.jpg

溫哥華學校局社會責任與多元組組長安琪拉‧布朗指出,小學最常見的是言語歧視、標籤化,例如批評對方家庭、說「回你的國家去」,或嘲弄別人午餐看來很噁心。「任何讓你變得不同的,都是戲弄的來源」。

但檢驗「不同」的標準,則是白人文化、歐洲中心主義。布朗說,有色族裔占溫哥華人口逾四成,但膚色深者仍易遭欺負。

布朗常在各校主持歧視工作坊,「我們教孩子說出來,看到別人受欺負也要說出來。」例如若學生遭罵chink(中國佬),或被欺負,當事人、目擊者常是「害怕,但不知怎麼辦」。布朗訓練目擊者說出:「我聽到你的話,那樣不對。」也聲援受害者,並聯合其他目擊者採取行動,阻止長期霸凌。

向歧視說不 從兩歲開始教

「差異是合作的來源。」布朗說,偏見常在兩歲,甚至更早發生,這來自看到跟自己不一樣的人。但正是差異讓每個人獨特。

安大略省人權委員會主委賀珀勵相信教育與法律的力量:「歧視不是天生的,那是從孩童時期開始學習得來,若從小持續教育,一定較能去接受不同的人。」

台灣該用何種態度面對族群歧視?生於台灣的加拿大國會議員、移民及多元文化部國務秘書梁中心認為,要看台灣的自我定位,「一、兩百年後,想變成什麼樣子」,是各種族共存共榮的社會,或仍以華人為中心?一點微妙差異,都可能影響整個社會。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